第21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(AOGS)
由于热流数据在阐明板块运动机理方面的重要作用,20 世纪 60 年代,
大地热流测量在世界各国普遍展开 。
国际地热先驱、英国剑桥大学
的Bullard 爵士在第 13 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
(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,
IUGG)
上发起成立 了国际热流委员会,并提名美国哈佛大学 的Birch 教授为第一任主席,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的
Lubimova 为副主席,
同时提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 Lee 博士为秘书长 。
成员有: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 Beck 教授、
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 Uyeda 教授等共 16 人 (Cermak and Lee, 2004) 。
1965 年, Lee 和 Uyeda 也首次对全球热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,勾画出全球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本轮廓
(Lee and Uyeda , 1965) ,
其结果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,被誉为板块学说的四大支柱之一,同时也推动了大地热流研究本身更加蓬勃深入的发展
。
从此以后,国际热流委员会不定期地将全球大地热流数据进行更新补充,其中以1993
年时任国际热流委员会主席、
美国密歇根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的 Pollack 教授主持汇编并作统计分析的 24776
个大地热流数据最为详尽,影响也最大 (Pollack et al. ,1993) 。
2013年的全球热流数据汇编由 Davis 完成,共收集、整理、分析了全球高质量的可信热流数据 38347
个,并给出了全球热流分布图 (Davis , 2013) 。
最新的全球热流数据汇编由Fuchs等人于2021年完成,热流数据量已经达到74548条,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。
截至2024年, 全球共有热流测点91182个 (Global Heat Flow Data
Assessment Group et al., 2024).